发表时间: 2022-10-19 10:38:19
江西超40条瓷砖线转产锂电
其它产区陶企能不能转?
根据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渠道发布的公开信息,当前江西产区已有20多家陶企超过40条瓷砖生产线转产锂渣坯。
江西陶企转产锂渣坯有两方面因素,一是碳酸锂价格猛涨至突破52万元每吨,使得含有少量氧化锂的锂矿废渣也具有了较高的提锂价值,二是江西宜春正好有闲置的瓷砖窑炉可以用来烧制锂渣,因此一拍即合。
那么,其它陶瓷产区也有闲置的瓷砖生产线,也有陶企对转产蠢蠢欲动,为何没有跟进转产锂渣坯呢?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,根本原因在于当前锂矿废渣无法运出所在地市,而更为严格的是锂云母原矿则连跨县流通都很难实现。
即使运输障碍取消,其它陶瓷产区不适合转产的经济因素主要在于运输费用较高。因为锂渣提锂仅为锂电产业链的一环,即变成碳酸锂之前的一个中间环节,因此不仅需要将锂渣从江西运到其它陶瓷产区,还要将烧制后的锂渣坯运回江西精炼成碳酸锂,导致运输费用翻倍上升。
此外,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,转产锂渣坯对瓷砖生产线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,因为锂渣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硫化物、氟化物等工业废气,其中的氟化物会缓慢腐蚀含硅的耐火材料以及金属部件,而原有的瓷砖生产线并不需要铺砌防腐材料,因此转产对瓷砖设备的寿命有影响,最后是否修缮设备则取决于碳酸锂价格是否一直坚挺。
而且,陶Sir了解到,当前锂云母原矿提锂的技术发展迅速,提取率已达90%以上。随着提取水平越来越高,具有回收价值的锂渣也越来越少,陶企转产烧制锂渣坯的原料最终也将越来越少。
不过,从江西产区转产锂渣坯的陶企备案的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(污染影响类)”中可知,这数十条生产线“今后不再复产”瓷砖。这也就意味着,如果碳酸锂价格不再高企、锂渣越来越少,这些转产的瓷砖生产线将难以为继,有业内人士将其形容为“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般悲壮”。
当然,除了江西之外,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湖南、新疆、河南、福建、陕西等省份均有锂资源分布,而福建宁德、四川遂宁、四川宜宾、江西新余、山东枣庄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“锂都”的构想,未来在这些省市或周边出现转产锂渣坯的陶企也未可知。
增长新引擎!
陶瓷行业布局锂电窑炉、正负极材料企业汇总
当前,陶瓷行业的热工装备企业中,有包括科达制造、恒力泰、中鹏、中窑等在内的众多企业跨界进军锂电窑炉市场。
与此同时,科达制造、道氏技术、宏宇、太阳、罗斯福等企业,纷纷斥巨资布局全新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生产基地。
整体来看,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,带动了锂电窑炉需求的大幅增长。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计,2022年我国辊道窑炉系统市场规模将超80亿元,同比增长超130%。其中辊道窑作为正极材料烧结工艺段的核心设备,占投资规模比例的50-65%,目前锂电正极材料用辊道窑以国产窑炉为主。
科达制造已在佛山三水区计划开展“建材及锂电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”,总投资达16.25亿元,拟建设生产规模为年产建材装备部件161.45万件(套)、锂材料辊道窑85台(套)。
公开资料显示,中鹏早在十年前,就与锂电池材料烧结领域的先行者日本则武达成了技术合作意向,并从此开始布局锂电窑炉。
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统计,中鹏新能的锂电池三元正负极材料辊道窑销量已居国内前列。全国前十大三元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中,有5家是其客户;全国前五大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中,有4家使用其窑炉。
中窑也在今年7月29日发布的“重大合同公告”中透露,其于7月15日再次与国轩高科宜丰子公司国轩锂业签署《设备采购安装合同》,合同金额为9100万元,合同内容为“宜丰国轩锂业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池级负极材料碳酸锂项目—锂云母焙烧转型成套装置”。
据德力泰特窑销售总监戴跃飞介绍,当前德力泰已经给客户供应了多条烧制负极材料的锂电窑炉,取得了跨界竞争的突破口,而且也正在跟客户洽谈供应锂云母、锂渣焙烧的锂电窑炉。
戴跃飞指出,虽然当前江西市面上大多陶瓷辊道窑用来改烧锂渣、锂云母,但用辊道窑来提锂并非未来的主流,能耗更低而且产量更大的隧道窑焙烧才是未来提锂焙烧的主要方向。例如,德力泰正在试验的200米隧道窑,其浸出率超过90%,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焙烧锂渣或者锂云母,该隧道窑要比辊道窑每吨多提取10~15%。
来源:陶瓷信息